欢迎进入吴忠市委组织部网站!
全国、全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会议召开后,吴忠市委召开常委会专题学习传达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全市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研究具体贯彻落实措施,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强龙工程”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见》,从5个方面采取22条具体措施抓推进、抓落实、抓提升。
一是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大力推广“龙头公司、产业基地、专业协会、工业园区、农民工党员集中地+党支部”的“5+1”设置模式,推动党组织向产业链条延伸,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不断扩大全面覆盖和有效覆盖。制定完善村级组织工作规则,健全四级便民服务体系、“三化一满意”联系服务群众机制,认真落实“16+X”服务项目,切实提高村党组织整体功能。持续深化星级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在三星级及以上村党组织中筛选确定示范点,每年按不低于10%的比例确定一批后进村集中整顿转化,推动村党组织晋位升级。创新“党建带脱贫、脱贫促党建”思路,探索推行“党建+产业”“党建+扶贫”等“党建+”模式,大力推进“一村一业”、“一村一品”,健全“三包一促”工作机制,严格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管理考核,打好脱贫攻坚“组合拳”。
二是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骨干队伍建设。通过内部选拔、上级下派、跨村任职等方式,大力选拔“产业型、市场型、创业型”村书记,推行村党组织书记任职承诺备案、“小微权力清单”,将工作业绩与任职补贴挂钩。不断充实完善“千名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为每个行政村培养和储备3—5名带头人后备人选。持续开展“青春建功∙美丽乡村”主题实践活动,推动在岗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增长才干。县乡党委统筹制定发展35岁以下农村党员规划,每村每年至少培养2—3名入党积极分子,每月开展1次党员活动,半年1次党员日常考评,每年1次民主评议,分层分级对党员进行培训,每年参加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继续深化拓展“三建四关心”党内关怀机制,严格落实“五必访”、“五必谈”制度,着力激发党员队伍内生动力。
三是健全完善村级基层民主治理机制。坚持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按照“提出议案、民主议定、公布告知、组织实施”的程序,村民代表会议重点对重大事项、重大财务支出及低保、救助等群众关心关注的事项进行议定,村务监督委员会主要对村务决策、村务公开、“三资”管理、为民服务专项资金和社会捐助资金使用、工程项目建设、惠农政策落实及耕地保护、土地流转等工作进行监督。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民主议政日”、“五牙子章”等民主管理制度,全面推行村干部述职述廉报告、“百姓直评村干部”等制度,持续整治不作为乱作为等损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扎实做好党务、村务、财务信息公开工作,大力提升基层民主治理水平。
四是加大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投入保障力度。在落实好村级办公经费、村干部任职补贴标准的基础上,市、县两级全面设立为民服务资金,为星级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提供有力经费保障。市财政每年投入200万元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县(市、区)以财政投入为主,整合扶贫开发、创业就业、“双带”资金、村级互助资金、助农金融贷款,建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重点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低于1万元的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施村级活动阵地“改造提升行动”,通过政府投资、调剂置换、部门帮建等方式,着力消除90平方米以下的村级活动阵地。
五是加强组织领导促落实。坚持把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纳入效能目标考核和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内容。县(市、区)党委每年专题研究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不少于4次、书记每季度专题调研不少于1次,乡镇党委每月召开1次工作例会,逐级建立抓基层党建成绩、问题、任务、责任“四个清单”,通过述职考评、督查问责、限期整改等方式,传导压力、靠实责任。